▲為監獄管理人員正名,讓他們的工作更有尊嚴。(Photo by legophthalmos/flicker/示意圖)獄政人員最底層都被稱為「管理員」,實非恰當。多年前,有監獄管理人員召開記者會,抗議官員批評他們不如「保全人員」,其實這幾年來,獄中新近的四等監獄管理員有95%都是大專畢業,他們考上了監獄管理員一職,還得經過法務部矯正署三個月的密集訓練,再加上三個月的嚴格戒護實習,全通過了,才能正式任用。監獄管理人員的形象不好,其來有自。50年前的監獄關閉自守,少有教化,是社會的禁區。管理人員賣香菸,帶違禁品,或與人犯沆瀣一氣,大有人在。近幾年來,經有心矯正人員勵精圖治,特別是一些年輕有為的典獄長、所長從善如流,力求突破,已有一番作為;但「管理員」一詞仍沿襲舊制,且他們待遇不高,工作壓力又大,加上長期未受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重視,形象迄今難以翻新。筆者多年來已去過20幾個國家參訪監獄,拿台灣的獄政與各國相比,我們算是「先進」,這也是我們更生團契參加「國際監獄團契」,常與一百多個國家的獄政工作者互相觀摩、探餐盒價錢討學習的結論。當然,先進不代表不會犯錯,也不是沒有進步和改善的空間,而是圍牆外大多數的人不瞭獄政工作的艱苦,以致要求過嚴,也操之過急,對於監獄偶發事件常大作文章,爭相指責,那也不盡公道。監獄戒護一批從社會送來的各路「英雄好漢」,不出亂子,還要教化改造他們的心性,這種工程在哪一個國家都是難如登天。難怪英國《泰晤士報》所調查的行業工作壓力,獄政人員就排第一名。台灣監獄的基層員工都覺得「管理員」三個字繍在制服的胸口上,如「倉庫管理員」般有辱身分,何不像美國稱之為「Correctional Officer」——矯正官員,或「Peace Officer」——保安官員,也可以效法香港多年來的稱呼,乾脆用「獄警」一詞。改名之外也可以順便改制服。美國聯邦監獄的戒護人員都著西裝、打領帶,透過服裝設計改造專業形象,個個帥氣十足,減少了穿制服的刻板形象與人犯的摩擦,也因此他們非常敬業,流失率幾乎是零。提升監獄工作人員的形象需具備很多條件,但這也不是不可能,可趁這次司改會議先改一下獄政人員的名稱及制服,若再加上每個獄政人員以大公無私的精神,在崗位上犧牲奉獻,全力以赴,以優異的表現來贏得社會大眾的尊重,監獄形象的改善也是指日可待。►►►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,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!●黃明鎮,基督教更生團契總幹事,中央警察大學、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,後進入舊金山神學院,研究「人類犯罪之源由及治本對策」,目前以基督教信仰從事犯罪防治、矯正、修復工作。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。
留言列表